平顶山市

⟁ sportstream365 ⏳ 2025-07-13 07:09:48 👤 admin 👁️ 9271 ❤️ 626
平顶山市

史前至西汉

编辑

平頂山市管轄的寶豐縣曾發現舊石器時代遺物.

公元前6000多前( 新石器時代晚期 )到前1800年( 夏朝中後期 ),今平顶山市境内多处有人类聚居。

在宝丰县窦庄、临汝县槐树荫和中山寨、郏县水泉等处发现的古文化遗址,具有明显的裴李岗文化特征。

在鲁山县邱公城、襄城县贾庄、临汝县阎村和煤山、市郊蒲城店和寺岗等处,则有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。

殷商时期的应部落位于平顶山市郊薛庄乡的滍阳一带。

[5]

西周初期,周武王将自己的第四子改封于此,称应国。在周王朝所辖诸侯国中,应国具有一定的“监国”职能,地位较高。

随着周王朝的没落,在加上连年征战,应国国力逐渐衰竭,春秋中叶,应国被南方崛起的楚国灭掉。

战国后期,魏国攻楚国取鲁阳(今鲁山县)。秦昭王四十一年(前266年),秦国的相国范睢封于应,为应侯。

西汉晚期,各地农民纷纷起义,形成赤眉军和绿林军大规模的反抗王莽,新朝地皇四年(23年)三月,刘秀率绿林军攻父城(今宝丰县李庄乡古城村)不下,遂屯兵巾车乡(今焦店乡原留村),俘王莽部下冯异,冯异归顺刘秀。之后,刘秀攻克昆阳。王莽遣大司徒王寻、大司空王邑率兵42万,从洛阳进围昆阳。刘秀大破莽军,杀王寻。王邑逃回洛阳。莽军溃逃时抢渡滍水(今苗候、滍阳一带的沙河),时逢大雨,河水猛涨,莽军溺死者数万计,史称“昆阳之战”。

建安七年(202年)刘备由新野引兵北上攻打曹操,曹操派夏侯惇领兵南下迎敌,在叶县双方相遇,还未开战,刘备就故意拔营南逃至博望,刘备以伏兵计击破曹军,生擒了敌将夏侯兰,史称“博望坡之战”。[6]

唐代至清末

编辑

平顶山博物馆

唐代,天宝十四年(755年)十一月,安禄山以讨宰相杨国忠为名,在范阳发动叛乱,天宝十五年(756年),山南节度使鲁炅立栅于叶县,与安禄山部将武今珣战于滍水,鲁军败后,退保南阳。同年,唐玄宗为平定史思明叛乱,唐发南阳、叶县之兵,在叶县击败史军一部。

北宋,建炎四年(1130年),金军侵及江南,途经襄阳北归。在四月初进入平顶山一带,牛皋率领乡亲大败金兵。由于在家乡组织的抗金战役有功,牛皋被晋升为西道招抚使及蔡、唐、信军镇抚使。后加入岳飞的岳家军,被任命为为唐、邓、襄、郢四州的安抚使。[7]

元初,忽必烈的大将马秃塔儿被赠职正三品昭勇大将军。后辞官南迁,定居昆阳之北的荆山(今荆山村),荆山逐渐形成蒙古族村落。明代崇祯十五年(1642年)陕督汪乔年率兵与李自成的义军战于襄城县。义军克襄城,杀汪乔年,消灭官军2万余人。义军复克郏县,处决知县李贞左、练总高凌云。八月,陕督孙传庭军入河南围剿义军,在郏县为李自成所败。清末,宣统三年(1911年)十月,宝丰县大刘村人白朗以“打富济贫”为口号率众起义,反对袁世凯政权,起义军历时四年,转战五省,曾发展到三万余人。1914年8月3日,在宝丰战斗中,白朗中流弹身亡。

中华民国

编辑

1947年5月16日,中共中央为了实施挺进中原战略,决定成立中共中央中原局,1948年4月13日至5月16日,中共中央中原局、中原军区驻扎于叶县,5月17日至11月13日迁至宝丰县。 从1948年5月2日至6月3日,中原军先后发起宛西、宛东战役,将老河口、西峡口以东,南阳以西广大地区的十余座城镇全部占领。与此同时,中原军区还在平顶山境内建立中原制药厂、豫西军工处兵工厂分厂、中原大学(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前身)和中原军政大学(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前身),以此来建设和巩固不断扩大的领地。[8]

中华人民共和国

编辑
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,今平顶山地级市辖境分别由洛阳专区、许昌专区管辖[9],今平顶山市辖区分属叶县、宝丰县。[10]1953年,国家开始勘探平顶山煤矿。1954年,中南煤炭管理局设立平顶山煤矿筹备处。[10]:91956年,中共平顶山矿区委员会、许昌专署平顶山办事处相继成立。[10]:141957年,国务院批准设立省辖市平顶山市,以叶县、宝丰县的六个乡镇作为平顶山市的行政区域。[11][12]

相关推荐